今年的米蘭設計週其中一個最喜歡的展覽,英國設計師 Lee Broom 自4年來最新發佈的燈飾系列,設計靈感來自於從古至今各種不同的宗教埸所,總共展出了 6 個新系列。
每個系列也配合精心設計的場地佈置來特出主題故事,印象最深刻是 6 米高的吊燈倒影在地上的一面鏡子,簡單又聰明的裝置藝術,還有設計師本人親手做的石膏雕塑系列也讓人眼前一亮!
Lee Broom
英國年輕產品設計師 Lee Broom,曾獲得「英國設計奬年度設計師」、「全英設計大奬」及其他多項的國際設計大獎,有家具界 Tom Ford 及 Marc Jacobs 之稱。
Lee Broom 憑著他的戲劇及時裝設計背景,其作品也帶著濃厚的戲劇效果,他對球形及幾何形狀情有獨鍾,就如他的成名作 Crescent Light,球形的中央被切割再結合,形態就像太空𥚃的星球。
Divine Inspriration
@ 米蘭設計週 2022
今年是 Lee Broom 品牌創立 15 週年,特別在米蘭設計週上舉辦了迄今最大型的展覽,總共推出 6 個全新燈飾系列,合共 30 件新產品。
Lee Broom 從小便喜歡粗獷主義建築(Brutalism Architecture),他的設計也深受影響。新系列同樣以這個方向,在搜集靈感來源的過程中,他被各種以粗獷主義建築設計的宗教場所深深吸引,促使他來一次深入探索,研究不同年代的教堂、寺廟、朝聖地等,從建築上的結構,以至室內設計及歷史文物之中,發掘獨特的元素。
30 件新產品均具有多樣配置,所採用的工藝和材料更是他以往從來未嘗試過的,其中最矚目的系列,是由 Lee Broom 親手製作的限量版石膏系列。
在這場展覽中,Lee Broom 希望藉此引領大家進入一場宗教之旅,讓大家一同思考「光」如何與神聖的地方經常聯繫在一起。以裝置藝術與場地設計兩者結合起來,加上神聖的背景音樂,喚起了一種寧靜、崇敬和沈思的感覺。
Pantheum
展覽先從一個細小的房間開始,第一組展示的系列是向美國 20 世紀著名建築師 Frank Lloyd Wright 致敬的作品,靈感來自其設計的團結教堂(Unity Temple),教堂以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這種建材在20世紀初以前,只用於工廠及倉庫,雖然目的是為了節省建造費用,但完成後卻成為了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房間的中央放置了一個由 Frank Lloyd Wright 為團結教堂所設計的大型石甕,再以 Lee Broom Pantheum 系列中的壁燈照亮整個空間,除了採用了粗獷主義建築的簡潔幾何線條,也結合了羅馬萬神殿內部獨特的混凝土古羅馬天花板的建築概念。
燈飾以複合材料 Jesmonite 手工鑄造,經過噴砂處理來增加表面的質感,製成品並沒有混凝土的重量,但卻做出其粗糙的效果。

Hail
展覽中最讓我注目的是這個名為「冰雹」(Hail)的藝術裝置,剛參觀完細小的房間,沿著小通道來到了一個大房間中,已經形成強烈對比,場內高高的樓底懸掛著 6 米高的吊燈,佈置在地面上的一面長鏡子把影像無限伸延,這個視覺效果讓剛進來的人也感到驚嘆!
同樣以宗教場所為題的系列,這個裝置的概念是參考聖經中的「被提」(The Rapture),以無盡的錯覺營造出被上升到天堂的感覺。吊燈的設計則是參考大教堂尖頂窗透出的光與影所形成的碎片。
現場播放著像彌撒的音樂,配合巧妙的藝術裝置,還有場地的兩個小天窗透入的光線,感覺莊嚴,猶如身在教堂。


Vesper
這燈飾系列是由粗獷主義雕塑與現代主義教堂兩者結合而成,燈飾以簡單的長方體加上球體所組成,就像一根蠟燭,窗戶貼上彩繪玻璃的圖案,同樣營造出置身教堂的感覺。
每根「蠟燭」縱橫交錯地懸掛著,而房間內剛好有條樓梯,走在上面可以欣賞到燈飾的不同角度。


Requiem
由 Lee Broom 親手做的石膏系列,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組。此系列只有四款設計,每款限量 15 件,非常珍貴。
參考了古代及墓園的雕塑,以石膏做出垂墜感很重的布料效果,看似輕盈柔軟,但實際是非常堅硬,效果細膩到比得上一些大師級作品。

這款像是撈著月亮的吊燈也太有意境吧!

每次欣賞雕像時,最留意的就是身上垂墜的服飾,每一個皺摺位都逼真得看不出他的硬度,總是讓人駐足細看,欣賞這個系列時也不例外。

像個幽靈或是正在表演魔術,簡單的設計卻十分有趣


謝謝分享!
真的非常棒!
LikeLiked by 1 person
謝謝! 🥰
Like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