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措施* 超簡單【米蘭大教堂訂票】2022最新票價 | 主要景點介紹

* 防疫措施 *
從 2022 年 4 月 1 日起
疫苗護照(Green Pass)已經取消

*入場需要戴口罩*

{ 本篇文章內容 }

- 米蘭大教堂建築群各個景點簡介 -
大教堂簡介
外部及內部必看細節
大教堂地下室
大教堂博物館
聖高達教堂
大教堂頂樓
考古遺址

- 訂票資訊 -
各種門票價格
推薦!夏季限定特別活動
網上訂票流程及連結
現場購票點地圖
注意事項及小貼士

batch_IMG_4485.JPEG

米 蘭 地 標

貴為米蘭地標,旅客必經之地,除了教堂本身,還有其他景點開放參觀,因此門票也有不同組合,有單一門票或套票,當中包括參觀大教堂頂樓、展出大教堂雕塑及歷史的博物館、地下室等,建議先預覽一下有興趣參觀的部份,然後再選擇門票。

米蘭大教堂
Duomo di Milano/Duomo Cathedral

可容納40,000人的米蘭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在梵蒂岡城因此不計在內),世上第四大教堂,興建時間接近6個世紀,歷年來超過78位首席建築及工程師參與,集合了數個世紀、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包括中世紀的哥德式,及後的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至再後期的新哥德式等等,整座建築物共有135座尖塔,以及3400座雕像,從外觀上看已經讓人嘆為觀止!

img_4129

晚上的米蘭大教堂同樣吸引

batch_10749691456_IMG_1567.JPEG

教堂內部必看細節

  • 花盡心思手工精緻的彩繪玻璃窗,以一系列的聖經故事為主題,呈現在每一扇窗戶上
  • 全意大利最大的管風琴(歐洲第二大),有 9米高及多達 15,800條音管
  • 傳說在印度傳教時被暴徒剝皮而殉道的聖人 San Bartolomeo 栩栩如生的雕像
  • 長達 130米的大廳及莊嚴神聖的祭壇
  • 彩色大理石鑲嵌地板以及地板上的古代計時器 – 日晷
  • 大教堂屋頂鍍金聖母雕像仿製品 (已搬到大教堂博物館內)

一系列有關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窗
部分真跡在博物館內展出

全意大利最大的管風琴

被暴徒剝皮而殉道的聖人 San Bartolomeo
栩栩如生的雕像

古代計時器 – 日晷

batch_IMG_7985.JPG

日晷位於大門附近的位置

教堂外部必看細節

  • 由米蘭第一任公爵 Gian Galeazzo Visconti 展開重建,突破哥德式建築的傳統材料,捨棄紅磚,以意大利北部皮亞蒙特大區 Candoglia 鎮出產的粉紅/白/灰色大理石所造的玫麗外牆,讓米蘭大教堂成為獨一無二的歐洲哥德式建築物
  • 立面(外牆)上精雕細琢的尖塔及雕像
  • 大教堂正立面上的五扇青銅大門,上面分別雕刻了教堂的歷史、神話故事,以及聖經故事。其中正中央的大門最為重要,上面雕滿聖母的生平故事,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 歷史性一刻,裝上正中央最後的一扇青銅大門後,米蘭大教堂在1965年,歷時接近6個世紀的建造工程正式完成!
  • 望向教堂的最高點 – 鍍上6750張金箔的聖母瑪利亞雕像,曾經是米蘭全市的建築物高度指標,當時市內所有建築物不能高於此限制。
IMG_4504.JPEG

大教堂地下室
Lo Scurolo di San Carlo
/Crypt of St. Charles

16世紀天主教樞機及米蘭總教區大主教 San Carlo Borromeo之墓,以特製的水晶棺材安放了身穿羅馬教皇衣服的聖人遺體。

*位於大教堂內,無須另外購票

大教堂博物館
Museo del Duomo
/Duomo Museum

博物館位於米蘭皇宮內(米蘭大教堂旁邊), 展出大量有關大教堂的歷史及藝術品。可以近距離欣賞部份來自米蘭大教堂上的雕塑及精緻的彩繪玻璃花窗,還有巨大精確的大教堂建築模型、畫作及陶器等藝術品。

地址
Piazza del Duomo 12
米蘭皇宮內

batch_IMG_5490.JPEG

因戰爭損毀等原因
教堂內外部的雕像被拆下進行修復
部份在博物館中展出

batch_IMG_5378.JPEG

大教堂內的彩繪玻璃窗
在博物館可以近距離慢慢欣賞

聖高達教堂
Chiesa di San Gottardo in Corte
/Church of San Gottardo

聖高達堂建於14世紀,屬於米蘭皇宮的私人小教堂,設於博物館內。外面的設計是八角形鐘樓,亦是第一座公用時鐘,在此之前還是在用日照計時器。

聖高達堂必看細節

  • 入口處放置了大教堂屋頂的鍍金聖母雕像仿製品
  • 安葬 14世紀米蘭君主 Azzone Visconti 的紀念碑石棺
  • 喬托學生所畫的壁畫《耶穌受難圖》(La Crocifission)
batch_IMG_5408.JPEG

大教堂屋頂上的聖母雕像原來是長這樣的

batch_IMG_5397.JPEG

喬托學生所畫的壁畫《耶穌受難圖》

大教堂頂樓
Terrazze/Rooftops

登上大教堂頂樓近距離欣賞這座世界聞名的哥德式建築代表作,建有135座尖塔及多達3400座雕像。

頂樓必看細節

  • 鍍上6750張金箔、曾經是米蘭市建築物高度指標的聖母瑪利亞雕像
  • 哥德式建築特式的尖塔及尖塔上的雕像
  • 米蘭大教堂附近街景,天晴時能夠看到遠處積雪的阿爾卑斯山脈

登上大教堂頂樓
可以近距離欣賞鍍金的聖母瑪利亞雕像

米蘭雜記一直用來做頭像的照片
就是在大教堂的頂樓拍攝

考古遺址
Area Archeologica
/Archaeological Area

位於大教堂地底下的考古遺址,入口在大教堂內的大門旁邊,設有入閘機,需要掃描入場票。內有古老的洗禮堂 Baptistery of San Giovanni alle Fonti 以及大教堂原址 basilica of Saint Thecla(建於4世紀)遺址,還有遺址發掘的文物。

IMG_5570.JPEG

訂 票 資 訊

單一門票:
大教堂入場 – € 6
博物館入場 – € 5(只在售票處現場發售)
樓梯登頂 – € 10
電梯登頂 – € 15(Fast Track € 24)

夜間電梯登頂 – € 15
時間:18:00 – 22:00
最後購票時間:20:30

套票(有效期三天)
大教堂+電梯登頂+博物館+考古區 – € 20(Fast Track € 28)
大教堂+樓梯登頂+博物館+考古區 – € 15
大教堂+博物館+考古區 – € 10
大教堂+博物館 – € 7

以上簡單介紹了門票價格及種類
詳細包含的景點及優惠票價請看以下連結

官 網
訂 票(含各景點開放時間)

推薦!
夏季限定特別活動
A Summer at the Milan Duomo

今年最新推出的活動, 邀請了不同的表演者,於週四黃昏在頂樓舉行現場音樂演奏,樂器包括鋼琴、結他及大提琴等,能夠在米蘭大教堂頂樓同時欣賞著日落及表演,非常難得的體驗!

如何參加
只需購買夜間電梯登頂門票

時間
6月2日 至 7月28日
逢週四大約 20:30

演奏內容及名單

網上訂票流程

  • 官網與 Ticketone 訂票網合作,只需選擇日期及時間,作簡單登記便可在網上購票
  • 訂票時會有一項 Delivery Method: Stampa@casa,意思是在家中打印門票
  • 可以信用咭及 PayPal 作網上付款
  • 訂好票後請打印門票
  • 網上購票會收取預售費用 €1

現 場 購 票 點

  • 共有兩個購票點(見下圖),需拿排隊票號,購票櫃位很多也很快
duomodimilano.png
大教堂平面圖
photo credit

注 意 事 項

  • 購票後不能退票
  • 進入教堂衣著不能露肩及腿(要及膝),夏季可以圍巾遮蓋
  • 部份景點禁止携帶大型行李及背包
  • 開放時間可能隨時更改,請到網站查看 最新資訊
  • 很多人不知道共有兩個購票點,如果發現隊伍很長,可試試到另一個購票點
  • 請保留門票,進入不同景點時需要出示或掃描

Tips

  • 個人經驗非旺季及大清早遊人較少,可以到場才買,較為靈活,這樣可根據現場環境而選擇門票種類,例如登頂人多時可考慮購買快速通行証,或壞天氣可以考慮是否登頂
  • 零死角的米蘭大教堂,任何角落、每一個時段(清晨/黃昏/夜景)也一樣美,喜歡攝影的朋友建議在不同時間到場拍攝
  • 另有各種導覽團,請看詳細介紹

地 址
Piazza del Duomo
20122 Milano MI
地鐵 紅綫及黃線 Duomo 站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