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景點|露天藝術展覽館|米蘭紀念墓園 Cimitero Monumentale di Milano

米蘭名人墓地

擁有 150年歷史,由 19世紀米蘭折衷主義時期的著名建築師 Carlo Maciacchini 所設計,在1866年開放,大部份安葬在這墓地的先人,都曾經是米蘭的名門望族,或是對米蘭以至意大利有極大貢獻的人,各行業名人包括:雕塑家,哲學家,作曲家,藝術家,詩人,建築師,時裝設計師,政治家,慈善家等等。

有什麼值得慕名而來呢,它是米蘭最大的兩個墓地其中之一,墓園的氣氛跟我們中式的墳場完全不同,每個靈位除了墓碑,還會擺放為先人而設的雕像,而這些雕像或陵墓,都是由當時得令的雕塑家及建築師所設計,極富藝術價值,難怪到現在也吸引很多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等慕名而來。

每個雕像也富有故事性,看著手工精細的雕像,就像在閲讀先人背後的故事,也能深深感受到設立墓地的家人對失去摯愛的傷痛和思念。在墓園裡走著,一點陰森的感覺也沒有,反而內心一片寧靜平和。墓碑排列整齊,放滿鮮花,由於每個雕塑也極富藝術性,令墓園成為一個大型的露天藝術展覽館!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穿過鐵門,首先進入名人堂

Famedio
Temple of Fame
名人堂

名人堂的牆上鑲了名人雕像

名人堂牆上佈滿名人的紀念名冊
看到名單上有著名時裝設計師 Gianni Versace

經過名人堂後,便正式進入墓園,展開這趟墓園雕塑欣賞之旅。這次的參觀,是語言學校提供的課外活動,意大利老師帶著我們逐一到達他認為較有觀賞價值的墓地,為我們解說。

每座雕塑除了做工精細得根本是藝術品外,它的形態就像訴說一個故事,而親人的思念之情也完全投放在雕塑中。

Monumento Elisi /Elisi Memorial
by Francesco Penna in 1916

I Gigli del Cielo/Lilies of Heaven
天堂的百合花

由 Elisi 家族為年紀只有9歲的小女孩 Adriana 所建,她父親是米蘭 Hotel de France 酒店的老闆。雕像是一位天使抱著 Adriana,正在百合園上等待飛往天堂。百合花的象徵是純真無邪,雕像中的 Adriana 顯露出不願離開的哀傷表情。


La Morente
by Enrico Butti in 1890

La Morente/the Dying

這是我當日見到最震撼的一個雕塑,由 Casati Brioschi 家族為其伯爵夫人 Isabella Airoldi 而建,年輕的 Isabella 死於難產中,當時只有24歲,雕像紀錄了她臨終一刻,她的頭髮散亂,上身赤裸半躺在床上,肚至下身以被子覆蓋著,胸口下放著一個十字架。

這個雕塑也稱為「死亡之夢」 Il Sogno della Morte,她身後的背景是描繪她的夢境,多個天使從天而降,把她帶領到天堂。雕塑中的 Isabella,就像熟睡一樣,活於永生的長眠中。

青銅像是雕塑家 Enrico Butti 的作品,他曾在米蘭的布雷拉美術學院當教授,作品以葬禮雕塑及紀念碑為主,這青銅像曾在 1891年第一屆 Regia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三年展上展出,本來被預測將會得奬,可是最後並沒有入選得奬名單中。

這件作品在展出時曾引起熱烈討論及批評,一般認為以年輕女子的裸體作為墓葬雕塑是不夠體面。不過最後此作品成為 Enrico Butti 的代表作,也是紀念墓園內最受推崇的紀念碑之一,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


墓園內的其他作品


有 關 資 訊

網 站

免費開放

更多
目的地:米蘭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